用什么技术可以做web网站如何推广app赚钱
接前一篇文章:软考 系统分析师系列知识点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(8)
所属章节:
第7章.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
第4节.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
7.4.5 信息工程方法
信息工程(Information Engineering,IE)方法是马丁(上一回那位詹姆斯.马丁)创立的面向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,其基础是BSP(企业系统规划)和SDP(企业战略数据规划)方法。IE方法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其它方法相比,有一点很大的不同,就是信息工程不仅是一种方法,它还是一门工程学科,把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。信息工程由系统的方法论、完备的工具集、信息工程环境和成熟的经验总结四个部分组成。IE方法认为,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个要素是:企业的各种信息、企业的业务活动过程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。也就是说,信息、过程和技术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三要素。
IE方法自上而下地把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4个实施阶段,分别是信息战略规划阶段、业务领域分析阶段、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建阶段。这4个阶段在具体的实施中,根据其任务和性质,一般可再分为信息战略规划、业务领域分析、业务系统设计、技术系统设计、系统构建、系统转换和系统运行7个步骤。
1. 信息战略规划
信息战略规划是信息工程实施的起点,也是信息工程的基础,将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的信息需求转换成信息系统目标。实施信息工程是要为企业建立起具有稳定的数据处理中心,以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关于信息的需求,它坚持以应用为中心的原则。信息战略规划的流程包括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、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结构、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结构、建立企业技术结构和提交信息战略规划。
(1)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
包括确定企业使命、战略、目标、关键成功因素、企业业务流程、部门的信息需求,确定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和新的业务机会,以及竞争优势。
(2)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结构
确定企业的实体并分析实体间的联系,建立结构化的实体关系图,建立CU矩阵。根据CU矩阵将过程数据类组合,从而将整个系统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主要系统。将各个主要系统进一步细化为子系统,确定子系统的轮廓,分析子系统间的依赖性,确定其开发顺序。
(3)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结构
对CU矩阵进行实体活动分析,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进行重组。对CU矩阵进行亲和度分析,使实体聚类成若干聚合实体类组(即将来的数据库)。对业务功能之间的亲和度进行分析,形成聚合的业务功能组,即企业预期的业务系统。建立业务系统结构图,对预期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,并建立预期系统之间的信息流。最后调整预期系统。
(4)建立企业技术结构
通过给出每个预期的数据库和文件的分布状况形成预期的数据存储/地点矩阵,进而形成每个地点数据分决策表的办法,建立数据分布矩阵。建立业务系统分布矩阵,规划不同地理位置的场所和部门的业务系统。对数据分布进行分析,建立有关地点的系统/数据存储矩阵,建立有关地点的业务系统和相应数据库或文件之间交互关系矩阵,制订每个地点的计算机和数据库配置计划,进而制订出企业整体网络规划。
(5)提交信息战略规划
即提交完整的规划方案,通过此规划方案,可以行之有效地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。
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,IE方法是对BSP和SDP方法的综合应用。
2. 信息战略规划报告
信息战略规划报告是所有前期工作的总结,该报告将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依据。信息战略规划报告的读者首先应该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,因此,不能把报告写成一份纯技术性的文件。信息战略规划报告应包括摘要、规划和附录三个部分。
摘要通常不要超过5页,其内容应涉及下列主题:信息战略规划所涉及的范围、企业的业务目标和战略重点、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的影响、对现有信息环境的评价、推荐的系统战略(关于信息结构规划和业务系统结构规划的总结)、推荐的技术战略(关于技术结构的总结)、推荐的组织战略(关于企业进行机构改革的建议)、推荐的行动计划(要执行的主要项目、项目的持续时间、硬件设备获得的时间)。
规划是信息战略规划报告的主体内容,详细描述了执行摘要中的相关要点、所使用的表格、图形和插图表达的重要信息。规划的篇幅一般在40~70页之间,不宜过长。其主要内容包括:阐述总体内容、业务环境描述;评价现有信息环境、确定在满足业务环境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;通过可选择方案和推荐的信息结构、业务系统结构、技术结构,阐明其优点、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;最后给出推荐的行动计划。大部分规划的详细内容可包含在附录中。
至此,“7.4.5 信息工程方法”的全部内容就讲解完了。